现货价格在中秋前后维持了坚挺的局面,打破了自去年以来猪价逢节必跌的“魔咒”,极大增强了市场对猪价继续大涨的信心。市场风格出现从“逢节必跌”向“节日坚挺”的转变揭示了市场基本面的变化:1、生猪供给的的主基调已经由去年的“相对宽松”转为“供给偏紧”,这是今年生猪市场基本面的主基调;2、存栏结构中散户去化比例较高,集团场出栏节奏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更明显;3、一致性预期更强,由此衍生出的情绪化因素对市场供给影响明显。因此,我们看到在供给偏紧这一前提下,市场影响较高的集团厂在节假日缩量,叠加二育等投机力量的截流作用对中秋假期期间的价格形成了显著的支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供给不足依然是主导市场的核心矛盾

中秋前后现货价格坚挺,并没有出现部分市场人士预计的节后现货价格快速回落的情况。前期市场预计毛猪价格节后下跌的重要论据在于节后消费转弱的预期,实际情况也确如此,近期各大批发市场白条走货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了部分屠宰场关门歇业的情况。但即便在消费端出现下滑的前提下,生猪现货价格仍然坚挺,这足以说明供给不足依然是主导市场的核心矛盾,消费在这一核心矛盾未得到缓解的前提下,短期起到从属的作用。

我们认为,在进入实质性的腌腊季前,未来猪肉消费的边际波动并不显著,对供给的研究或者关注仍然是二三季度,以及四季度猪价分析最核心的部分。那么我们需要从那几个维度去审视供给呢,我觉得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出栏数量,这是供给的核心,其他所有有关供给的因素都是围绕在出栏数量这个核心发挥作用。第二,出栏体重,因为我们最终消费的是猪肉,在出栏数量固定的前提下,出栏体重的增加或者减少将直接影响猪肉的市场供应水平。第三,出栏窗口,出栏窗口大,价格压力就小,出栏窗口小,价格压力就大。第四,出栏的情绪,集中性的压栏和出栏将改变市场的价格平衡,供需决定了市场价格,情绪会改变短期供需。

从上述四个角度看短期现货价格的支撑显著,不具备大幅杀跌的条件。第一,出栏数量方面:从机构的调研情况看,九、十月份的出栏数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环比增长。第二,目前出栏体重有所增加,但是幅度有限,基本处于正常水平,市场肥猪、牛猪的占比不高,今年肯定不会重现去年同期肥猪大量出栏冲击市场的情况。第三,出栏窗口还很宽,目前在圈的猪可以选择在9-12月之间出栏,既可以压栏也可以立即出栏,可选的余地比较大,对价格的压强比较小。第四,出栏情绪方面,市场一致性看好冬至,大部分散养户都选择在九、十月份压栏,短期不会出现集中出栏的情况。因此,无论看数量、体重、出栏窗口、还是出栏情绪,九月份的生猪供给都不会环比增特别多,因此,单纯从供给的角度看,九月份的猪价是有支撑的,当然中秋后需求会一定的下滑,但是我们仍然认为需求不是主要矛盾。

2、冬至前后现货价格的波动率预计较高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2号,冬至一般是每年猪肉消费最旺的节点,考虑到前期现货上涨屡次超市场预期,目前市场对冬至的预期非常一致。我们同样从上面四个维度看冬至前后生猪供给的情况:第一,出栏数量方面,按照去年官方的能繁母猪数量情况,今年冬至前后的生猪理论出栏数量应该是今年最低的阶段,但是同样需要考虑9-11月份这三个月压栏向后累积的猪的数量,因素冬至前后生猪的出栏数量规模并不能很好的定性。第二,出栏体重方面,目前已经进入了压栏增重的阶段,目前肥猪的价格明显比标猪好,推动全社会压栏,体重的增长可能会由125增加到130公斤,体重的增长可能会为市场提供额外的5%的猪肉供应。第三,出栏窗口方面,冬至前后的出栏窗口非常紧张,只有大概20天左右的时间,出栏窗口非常拥挤,对价格的压强可能更强。第四,出栏情绪方面,因为出栏窗口紧张,散养户、集团厂集中出栏,有可能导致恐慌性的抛售,这对价格非常不好。

总结来看,冬至前后市场供给端的矛盾比较突出:供应压力后移的猪肉量能不能弥补理论出栏量偏低的缺口?冬至前后消费对价格的拉动强还是出栏窗口集中对价格的压力强?一致性预期到底会推高冬至价格还是压塌冬至价格?这些矛盾需要在冬至前后集中兑现,市场的不确定性极强,价格的波动也会更强。因此,无论现货还是期货,我们认为冬至前后的波动风险都非常高。

3、关注市场情绪对现货价格走势的影响

毫无疑问,缺猪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核心矛盾,但是考虑到压栏、二育行为的存在,市场生猪的供给数量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市场出栏节奏将成为影响未来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如果九十月份现货价格坚挺,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抛售行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得以延续,那么冬至前后现货价格不及预期的概率将显著增加,因为不仅仅出栏数量将向后堆积,出栏体重也在持续增加,更可怕的是出栏的窗口也非常集中;如果九十月份现货价格出现快速回落,市场对冬至前后的一致性预期被打破,九十月份的出栏积极性较高,那么冬至前后的价格将较为乐观,因为如果不存在供给压力明显后移的现象,那么冬至需求的显著提振将成为市场向上的主要动力。因此,我们并不能斩钉截铁的认为冬至的价格会怎么样,这取决于未来2-3个月现货价格运行的路径。但我们必须警惕市场提前走供应压力后移逻辑,带动盘面价格下跌

4、不能轻视官方调控现货市场价格的决心

据国家发改委消息,为保障中秋、国庆等节日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9月份国家和各地同步启动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目前第一批中央猪肉储备于9月8日完成投放,第二批将于9月18日投放;绝大多数省份已启动地方政府猪肉储备投放工作。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在现货大涨的背景下,官方于九月份再次密集释放价格调控的信号,与七月份针对产能的密集表态仅仅停留在喊话上不同,近期官方明确要进行储备肉投放,以增加市场供应。从目前已经落地的操作看,储备投放的数量和频率都超实际预期。当然,市场主流声音仍认为抛售是对市场缺猪的验证,最终会形成越抛越涨的效果,但我们认为不能低估官方对价格走势把控的能力,如果官方后续以超市场预期的频率和力度进行抛储(当然会有人质疑官方库里没有肉,但这对政府来讲绝不是问题),市场的一致性看涨预期将很快出现分歧,一旦市场认卖度增加,短期现货市场仍有向下的风险。同样,对于期货市场来讲,政府调控的预期将是一把利剑高悬于期货市场之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期货盘面的预期升水。

5.主要结论

看数量、体重、出栏窗口、还是出栏情绪,九月份的生猪供给都不会环比增特别多,因此,单纯从供给的角度看,九月份的猪价是有支撑的,当然中秋后需求会一定的下滑,但是我们仍然认为需求不是主要矛盾。

冬至前后市场供给端的矛盾比较突出:供应压力后移的猪肉量能不能弥补理论出栏量偏低的缺口?冬至前后消费对价格的拉动强还是出栏窗口集中对价格的压力强?一致性预期到底会推高冬至价格还是压塌冬至价格?这些矛盾需要在冬至前后集中兑现,市场的不确定性极强,价格的波动也会更强。因此,无论现货还是期货,我们认为冬至前后的波动风险都非常高。

缺猪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核心矛盾,但是考虑到压栏、二育行为的存在,市场生猪的供给数量处于动态调整过程中,市场出栏节奏将成为影响未来现货价格的重要因素。我们并不能斩钉截铁的认为冬至的价格会怎么样,这取决于未来2-3个月现货价格运行的路径。

市场主流声音仍认为抛售是对市场缺猪的验证,最终会形成越抛越涨的效果,但我们认为不能低估官方对价格走势把控的能力,如果官方后续以超市场预期的频率和力度进行抛储,市场的一致性看涨预期将很快出现分歧,一旦市场认卖度增加,短期现货市场仍有向下的风险。同样,对于期货市场来讲,政府调控的预期将是一把利剑高悬于期货市场之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期货盘面的预期升水。

(文章来源:中泰期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