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海琴”号在4140米深海底放置标识。

8月23日清晨,在南海的晨曦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海琴”号,经过8个小时作业,从4140米深海凯旋,成功进行海试,我国深海研究又多了一个“科考利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海琴”号由上海交通大学水下工程研究所自主研制,是为“中山大学”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量身定制的新型高效深海电动ROV系统,搭载了高清摄像机、多功能机械手、探测传感器等科考设备,具备自动定向、悬停定位、自动巡线等智能作业能力。

新华社发(中山大学供图)

8月22日晚,考察队员在“中山大学”号船艉主甲板冒雨布放“海琴”号。

8月22日晚,在“中山大学”号科考中心,考察队员观看讨论“海琴”号从深海发回的“现场直播”。

8月22日晚,考察队员在“海琴”号水面监控动力站内工作。

8月23日清晨,考察队员在“中山大学”号船艉主甲板工作。

8月23日清晨,“海琴”号浮出海面。

8月23日清晨拍摄的“海琴”号从海里回收时的情景。

8月23日,“中山大学”号考察队员与“海琴”号合影。

推荐内容